网站地图

    学术成果
    邓小平图书馆2015年1-3月读者到馆人数和读者阅读倾向分析
                           

    读者进行阅读的前端行为是图书获取,图书获取方式可分为购买和借阅。公共图书馆是读者借阅图书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公共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在读者阅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共图书馆图书流通统计数据分析是掌握读者阅读倾向的重要基础,它对图书馆新购图书及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读者到馆人数统计及分析

    邓小平图书馆是成都市于2004年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援建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是集公共性功能和专业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图书馆。于20047月开馆,2006年读者量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2007-2015年读者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我馆于2011年增加了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后,读者量增加迅速。以2015年为例,通过我馆ILASШ图书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 20151月到馆人数43928人,2月到馆人数48581人,3月到馆人数40027人。统计发现,20152月到馆人数较多,是因为时值寒假和春节期间,学生、老师全部放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放春节小长假,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休闲、阅读,因此到馆人数相对有所增加。由此预见,4月、5月、6月读者数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而7月、8月暑假来临,读者数量又会呈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

    二、读者阅读倾向各类别分布

    邓小平图书馆的所有流通图书均严格按照中图分类法进行分类,图书流通统计如下。

    表一  邓小平图书馆20151-3月中文图书各类别流通比例统计表

    序号

    分类号

    借阅册次

    百分比

    1

    A马列主义

    2

    0.007%

    2

    B哲学、宗教

    1299

    4.2%

    3

    C社会科学总论

    387

    1.2%

    4

    D政治、法律

    244

    0.78%

    5

    E军事

    142

    0.46%

    6

    F经济

    359

    1.7%

    7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2092

    6.8%

    8

    H语言、文学

    1431

    4.7%

    9

    I文学

    18633

    61%

    10

    J艺术

    1899

    6.1%

    11

    K历史地理

    1503

    4.8%

    12

    N自然科学总论

    163

    0.53%

    13

    O数理科学和化学

    208

    0.68%

    14

    P天文、地球科学

    149

    0.49%

    15

    Q生物科学

    373

    1.21%

    16

    R医药、卫生

    524

    1.7%

    17

    S农业科学

    107

    0.35%

    18

    T工业技术

    374

    1.19%

    19

    U交通运输

    16

    0.05%

    20

    V航空、航天

    22

    0.07%

    21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16

    0.38%

    22

    Z综合性图书

    480

    1.6%

     

    合计

    30523

    100%

    (一)从表一可以看出,各类图书的流通覆盖率达到了100%,虽然读者的阅读覆盖了各类学科,但是各类别图书流通量差异较大,流通量最高的是文学类I 1-3月共计借出约18633册,占流通总量的 61%,是流通量的一半以上,而流通量最小的是马列主义类A和交通运输类U1-3月只有2册和16册,只占流通总量的0.007%0.05%

    (二)从表一可以看出,流通量前10名的类别从高到低依次是文学类I、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G、艺术类J、历史和地理K、哲学类B、语言和文字类H、医学类R、综合性图书Z、社科总论类C、工业技术类T,这10个类别图书流通量占总流通量的93.81%,而其他12个类别的图书流通量仅占流通总量的6.19%

    (三)原因分析

    1、文学类图书包括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名著、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报告文学、散文、杂文等,其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爱情婚姻、科学幻想、惊险推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教育心理等,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反映、反映了当前社会最新、最热潮的内容,也是读者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进行轻松愉快阅读的首选,最受读者青睐,因此借阅量最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从全国各公共图书馆2014年图书流通量等一些统计数据来看,所有公共图书馆图书流通量最高的均为文学类I类,占流通总量的50-85%

    2、马列主义类A图书由于学术性较强,在很多公共图书馆借阅量非常低;而交通运输类U和航空和航天类V图书因其专业性、技术性太强,因此只有少数读者阅读。

    3、可见,在中图分类法的22大类中,读者的阅读倾向集中在前10类图书上。总体来讲,读者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学习和欣赏,对科教的重视,对经济的热衷,对哲学的偏爱。对医学的关注、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已经大大超过了对专业及基础学科学习的需求。这些数据也说明读者中学术性、学习型读者的数量不多,比率不高,而消遣性、实用性读者人数较多。

    4、流通率低于1%的有10个类别,从低到高依次为:马列主义类A、交通运输类U、航空航天类V、农业科学类S、环境科学类X、军事类E、天文地球类P、自然科学总论类N、数理科学和化学类O、政治法律类D。流通率低的图书均为自然科学方面的图书或专业书籍,此类书籍由于专业性强,内容深奥或枯燥,较少受到读者的喜爱。

    三、读者阅读倾向热点分布

    为了进一步分析读者的阅读倾向,得到较为准确的读者阅读倾向数据,探析最受读者欢迎的热门图书分布情况,我馆对排名前10位的一些图书类别分别进行了二级类目、三级类目流通统计,希望能够得出更能反映读者阅读倾向的流通统计数据(见表2)。

    表二    读者阅读倾向热点分布

    图书类别

    热点1

    热点2

    热点3

    热点4

    热点5

    合计

    K历史地理类

    K81K82K83传纪

    K20通史

    K92中国地理

    K24隋唐清前期

    ------

    -----

    百分比

    51%

    7%

    9%

    3%

    -------

    70%

    J艺术类

    J22J23绘画作品

    J21绘画技法

    J52中国工艺美术

    J41各种摄影%艺术

    J29书法、篆刻

    ------

    百分比

    65%

    10%

    5%

    3

    3%

    86%

    T工业技术类

    TP3计算技术

    TS97生活服务技术

    TU2建筑设计

    TS94服装

    TS2食品工业

    ------

    百分比

    29%

    31%

    8%

    5%

    4%

    77%

    G科学教育类

    G89文体活动

    G61学前教育

    G78家庭教育

    G63中等教育

    G62初等教育

    -------

    百分比

    18%

    24%

    42%

    5%

    5%

    94%

    F经济类

    F83金融、银行

    F27企业经济

    F71国内贸易

    F23会计

    --------

    -------

    百分比

    36%

    27%

    19%

    3%

    --------

    85%

    H语言类

    H31英语

    H12文字学

    H012语言学

    H55朝鲜语

    H13词义、词汇

    -------

    百分比

    59%

    12%

    6%

    3%

    3%

    83%

    B哲学类

    B84心理学

    B82伦理学

    B22先秦哲学

    B94佛教

    --------

    ------

    百分比

    36%

    28%

    10%

    9%

    ---------

    83%

    R医学类

    R24中医临床学

    R16个人卫生

    R15营养卫生

    R21中国预防、卫生学

    R17妇幼卫生

    -------

    百分比

    22%

    15%

    12%

    7%

    9%

    65%

    备注:百分比是指某热点图书占该类图书的百分比。

    (一)历史地理类图书的阅读倾向:K81K82K83传记、人物传记类图书、K20通史类图书、K92中国地理、K24隋唐清前期,这几类图书的合计流通量占到了该类图书总流通比例的70%。原因分析:流通量最高的是传记类图书,说明读者希望多了解名人的成长历程,以启迪自己的人生。K20通史类图书,因为叙述内容广泛、涉及内容不深、历史整体感强而受到读者的喜爱。K92中国地理类图书受欢迎,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群众开始有闲、有钱外出观光旅游。如K24隋唐清前期类图书之所以能够排上名次,《明朝那些事》功不可没,由此可见,读者的阅读倾向是有可引导性的。

    (二)艺术类图书的阅读倾向:J22J23绘画作品类图书,J21绘画技法、J52中国工艺美术、J41各种摄影艺术、J29书法、篆刻,这几类图书的流通量占到了艺术类图书总流通量的86%。可见,群众对绘画艺术类图书的喜爱远远超过其他艺术类图书。同时,美术、摄影艺术、书法篆刻类图书也受到了部分读者的关注,反映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欣赏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原因分析:绘画作品、绘画技法类图书的流通量占艺术类图书的75%,明显地说明绘画类图书倍受大众读者欢迎。我们身处读图时代,由于图具有直观形象、容易被理解的特点,能够兼顾阅读能力、阅读语言各不相同的读者,因此,阅读绘画类图书人群的规模得以扩大。

    (三)工业技术类图书的阅读倾向:T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TS97生活服务技术、TU2建筑设计、TS94服装、TS2食品工业,这几类图书的流通量占到了工业技术图书总流通量的77%。原因分析:在工业技术类图书中,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图书备受读者喜爱。自计算机普及以来,计算机热持续不断,尤其是关于计算机软件(程序语言、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图书特别受欢迎。TS97生活服务技术类图书包含美食、烹饪、装饰品、美容、家居管理、家庭管理等内容,这类图书很受欢迎体现了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有了更高追求。TU2建筑设计类图书受欢迎反映了我国居民房屋建设的蓬勃发展和近年来家居装修的热潮,也从另一个方面再次体现了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的稳步提升。

    (四)科学教育类图书的阅读倾向:G89文体活动、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78家庭教育、G63中等教育、G62初等教育,这几类图书的流通量占到了科学教育类图书总流通量的94%。原因分析: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科教文化也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广大人民的文体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广泛,各种棋类活动、户外旅行、活动游戏、健身运动等吸引了广大人民极大兴趣。读者对各级教育类图书的偏爱与当前优生优育的社会观念、独生子女社会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亲子教育、家庭教育。

    (五)经济类图书的阅读倾向:F83金融、银行、F27企业经济、F71国内贸易经济类、F23会计类图书,其合计流通量占到了总流通量的85%。原因分析:经济类图书非常实用,第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金融意识、理财意识越来越强,各种理财产品深入百姓的生活,人们希望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第二,企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希望通过阅读学习补充先进的管理知识。表明群众在阅读倾向和偏好方面向自我学习、励志和实用的经济管理类方面发展。

    (六)语言类图书的阅读倾向:H31英语类图书、H12汉语的文字类学图书、H01语音学类图书、H3朝鲜语类图书,这几类的流通量占流通总量的83%。原因分析:在常用外国语类图书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受到了群众的追捧,朝鲜语也有部分读者喜爱,这跟当前主流影视热捧美剧、韩剧有很大关系。同时,由于文字写作能力是伴随人一生的必备素质,汉语的语音学、写作修辞、语义学受到了学生、在职人员的广泛欢迎。

    (七)大众读者对哲学类图书的阅读倾向:B84心理学类、B82伦理学、B22先秦哲学类图书、B94佛教,这几类图书的流通量占到了哲学类图书总流通量的83%。原因分析:心理学、伦理学图书受欢迎是因为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的心理比较脆弱,人们都愿意在书中寻求解脱;佛教类图书的借阅量多,说明在当前社会,佛教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寄托,反映了中国传统佛教对普通群众的影响深远;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这类图书的外借量大,说明群众也有相当部分学习型读者。

    (八)医学类图书的阅读倾向:R24中医临床学、R16个人卫生、R15营养卫生、食品卫生、R21中国预防、卫生学、R17妇幼卫生、R28中药学,这几类图书的流通量占到了医学类图书总流通量的65%。原因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阅读中医养生保健类图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逐渐认识到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重要性。由于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深刻认识,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传统的中医学中寻求养生保健方法;由于读者对优生优育的追求与重视,妇幼卫生得到了群众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代生活压力较大,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防护意识也不断增强,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也有部分读者借阅;中医学图书的大量外借,说明随着科技发展,中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中医的博大精深受到世界的一致公认。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阅读倾向研究、调整文献资源建设策略。2014421,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媒介综合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人均纸质阅读量等数字可以看出我国阅读整体向前发展,国民阅读呈现良好态势,阅读习惯呈变化趋势。当今社会信息量巨大、信息载体众多,人们对大众媒体、娱乐与旅游的兴趣要远远大于阅读,充分显现出社会信息、知识发展驱动下,阅读倾向新的发展趋势。为此,对当前社会阅读行为调查是非常必要的。阅读研究应重在阅读实际研究,于问题中发现阅读倾向的特点与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文献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的基础,无论是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应该结合各自特点,随着读者阅读倾向的变化而逐步调整。如为适应读者阅读倾向趋于多元化的需要,可加大文学类、艺术类、文化教育类、经济类、计算机类、旅游类、生活类图书的采购量,图书采购应偏重于大众化、实用化,而专业类图书的配置可逐年减少。

    (二)分析阅读倾向规律,做好图书馆导读工作。在社会整体阅读倾向驱泛的同时,不同类型的读者呈现出不同的阅读倾向。大学生读者倾向于实用性阅读,他们大多选择专业类图书、各种考试用书、经济图书、就业类图书等;中学生读者倾向于学习型阅读,他们在社会、学校、家长的推动下,多选择文学名著类作品,课外辅导类读物等;少儿读者倾向于阅读内容简单易懂、有具体形象的图书;老年读者的阅读体现为养生保健、兴趣爱好类(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等)等;女性读者喜欢阅读提高女性自身修养读物,喜欢装帧精美、流行时尚的读物;男性读者则更倾向于政治、经济、军事类的读物。面对不同类型的读者群,图书馆馆员要了解分析读者的阅读规律,有的放矢地做好图书馆导读工作,如针对学生读者,图书馆需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特点,按年级、学科专业、性别等有区别地加以引导;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新书推荐和全民阅读活动,向读者推荐一些旨在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的优秀书籍;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需要推荐书目的人群也会呈现最大的多样性,图书馆要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推荐书目体系,向读者推荐更全面、更丰富的图书。

    (三)引导阅读倾向走势,构建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阅读倾向的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读者的心理因素、知识构成及其年龄、爱好、信仰、经历等因素都是形成读者阅读倾向的内因,但不可忽视的是,政治形势、经济状态、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舆论导向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因素也对人们阅读行为产生影响。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文化的传播基地,应引导读者阅读倾向走势,在对阅读倾向进行社会控制中起主导作用。为了构建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公共图书馆可以配合当前形势及热点,选出相关的优秀图书,吸引众多读者共同参与读书活动,这种阅读引导可以使读者形成多元化读书倾向,对读者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更应该发挥各级图书馆组织协调作用,充分整合图书馆界自身资源开展阅读服务和倡导阅读,加大社会影响力;要开展目的明确、思想性强的新书推广活动,引导读者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显示出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文化导向,强化教育意义和社会效果。

     

     

     

     

      邓小平图书馆读者服务部

    2015518